【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】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
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
—在传承父辈测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
陈跃
测绘工作者是国家建设先行军。从珠穆朗玛峰到港珠澳大桥,从内蒙草原到青藏无人区,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,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“测绘人”的足迹。
我叫陈跃,在省第一测绘院从事测绘工作30年,是一个打小就成长、工作、生活在测绘大院的光荣“测二代”,对测绘大院和测绘工作有着浓烈而深厚的感情。
我之所以会从事测绘工作,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我父亲的影响,他是我事业上的领路人。正是他那一辈老测绘人留下的“热爱祖国、忠诚事业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”的测绘精神,鼓舞和激励了我,让我无怨无悔地选择传承和发扬他们的宝贵精神财富,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测绘事业,并且一干就是30年。
(父女俩合影照)
我的父亲陈祥,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测绘队员。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测绘事业。父亲早在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今年91岁了,因为年轻时长期在艰苦环境下从事野外测绘工作,身体落下了病根。父亲性格内向坚毅,平时很少提起他年轻时的工作经历,只记得他曾经非常自豪地跟我们说过,年轻时,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全中国,除了海南岛,他都去测量过。当时还少不更事的我,只是单纯地觉得父亲能去那么多地方走走看看真好,并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艰辛和不易。
年少时,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并不高大伟岸,甚至因为他常年在外工作,成天不着家,心里有过些许埋怨和不理解。因为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中,风餐露宿,加上生活不规律,父亲患有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,导致他中年的时候,就显得苍老憔悴,就像一个未老先衰的“小老头”。大热天都要穿着厚厚的衣服,夏天再热也不能睡凉席,家务事也不能多做。记得老测绘九队院子里有一个洗衣台,我那时不太长个,只比洗衣台略高一点点,就要拿着全家人的衣服去洗。当时,我很不理解,父亲为什么一天到晚除了工作,还是工作;更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年有大半年时间都在外地回不了家?直到我长大参加测绘外业工作后才明白其中的缘由。
几年前,西安国测一大队的邵世坤叔叔给我寄来了他写的一本书——《远征途中》。这本书以空间为纬线,以时间为经线,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一项项辉煌的业绩,生动地讲述了父亲那一辈的测绘老兵,为了建设强大的祖国,战天斗地,爬冰卧雪,克服艰难险阻,勇闯生命禁区,用生命丈量祖国的壮美河山,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精确测量。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,每当我读到国测一大队队员吴昭璞前辈,1960年在新疆南湖戈壁作业时遭遇断水断粮,他把仅剩的一点点水交给队友,让他们撤离,自己一个人留下来看守仪器和资料,3天后不幸牺牲;牺牲时,仪器还被他的衣服捂得严严实实的时候,我忍不住湿红了眼眶。后来,我还了解到,67年来,因野外作业遭遇坠江、车祸、雪崩、饥饿、冰冻等不幸,国测一大队先后有46名队员为测绘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;他们的遗骨,大多数永远地留在了荒野冰川,连块墓碑都没有。正是因为有父亲那一辈老测绘人的牺牲奉献,才有了如今国家测绘事业的辉煌成就。每当想到这里,我对父辈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。2015年7月1日,习近平总书记给邵叔叔等国测一大队的6位老队员、老党员回信,充分肯定了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、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,对全国测绘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殷切希望。
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华诞,也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,做好测绘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。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尽管我已经退休了,但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,我的血液里早已流淌着父辈们留下来的测绘情怀,传承了父辈们留下来的测绘精神,我将时刻不忘“退休不褪色、离岗不离党”的党员情怀,继续弘扬测绘正能量,传播测绘好声音,为推进湖南测绘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