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】汗水 . 智慧 . 作为
汗水 . 智慧 . 作为
张 望
很多人听到测绘,第一时间就想到绘图,而我们干测绘的,说到绘图,最首先就想到两件事,质量如何?时间要多久?质量有规范管着;时间,可就不一定了。
汗 水
这是我的同事何文文。
2017年,夏天的吐鲁番,地面温度50摄氏度,人眼可以看到水蒸气一丝丝的往上蒸发。因为晚上10点天还没黑,所以他晚上10点收工,早上4点起床,尽量躲掉太阳。我问他,你能坚持几个月?铁人啊!他说:这算啥,你再牛也不能改变气候吧,硬着头皮干呗。不过,我印象最深的是另外两件事,第一,在干了几个月后,所有小伙子的愿望变得出奇的一致,都希望下一场雨。开始,我还以为外业人员期待的那种下雨,因为下雨可以放假。但是,在吐鲁番,雨后那点清凉的作业环境才是奢侈品;第二,以上所有的困难都还好,最大的困难其实是语言,因为很多当地人听不懂普通话,又喜欢养狗,房子普遍有围墙。他们请了一个维族向导,每天晚上教他们说几句简单的维语,就这样,小伙子们一边祈求着下雨,一边操着蹩脚的维语,一边比划着手势,穿梭在吐鲁番的街道和巷子里,绘这幅图用了2017年的整个夏天:3个月。我把地图翻过来,发现里面有个隐藏的图层,图层名字叫做:汗水。
智 慧
这是我的师兄,陈胜,人称胜哥,三院的技术大神兼救火队长,我们有技术问题最喜欢请教的人。
2019年9月,胜哥临难不惧,对岳阳市华容县的第三次国土调查进行技术支援。“三调”任务量巨大,时间紧急,通用的流程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。于是,非常时期,用非常的方法,胜哥完全没有慌乱,没有一股脑先钻进去蛮干,而是冷静地分析三调的本质要求和华容的具体情况,创造一种新的“内外内”的方式,将之前人员的布置全部打乱重组,卡住每一个关键的流程节点,然后就像一个一边时刻拨弄一下零件,一边盯着精密的机器运转的老师傅,带着自己的团队,稳稳地一步一步向前走。我问他:当时另辟蹊径,有没有想过可能的风险与压力?他说:那时候哪有时间顾得上这些?我想找他要一张工作照,他说我一个人开车到处跑,没记得找人拍照……从9月9日进场,10月10日成果合格提交国家验收。绘这幅图,用了31天。我仔细看了看,发现地图角落里藏着一个小小的标注:智慧。
作 为
最后,我去问我的同事吴泽权,这是个从小对地图都无比痴迷的家伙,对各种地图如数家珍、信守拈来。我问他,你绘一副图要多久?他说,我参与的几百幅应急地图中,三院的吉尼斯记录是两小时,那是一个地方发生了地质灾害,第一时间我们采集完所有有用的信息,做成应急地图提供领导决策;不过,我最近在做这个:《湖南党史学习教育地图》《湖南红色旅游图》。我们请教了许多人,开了无数个会,把有代表性的知识全搬到地图上来了,应该很多人都会喜欢。旁边的同事探出头补了一句:记得扫一扫哦!看着这自信的眼神,我问他:这个你们做了多少天?他想了想说:3月开始的,前几天刚正式进场印刷。然后,他特别严谨的问我:“晚上熬夜算一天还是半天?周末开会讨论呢?”一时间,我竟无言以对。我拿出手机对着地图扫一扫,蹦出来两个字:作为。
在大学地图学的课堂上,老师跟我们说,一幅地图最重要的是数据、精度、逻辑、用途,可是当我进入三院工作这些年,自己经历,也听过不少前辈和同事的故事之后,我觉得老师这话只说了一半,一幅地图更需要的是责任、汗水、智慧以及热爱。而地图在我眼中也不再是一张冰冷的纸或者手机上的一个APP,而是一个承载着年轻人的热血,摸起来滚烫般的艺术品。
在我跟他们聊天的时候,我总是会问,你完成一副地图需要多久?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,然后我换了一种问法,那么,你为了完成一副地图,愿意付出多久呢?所有的人第一个表情,都是惊讶!仿佛在说,这也算问题?然后或是微笑、或是认真的说出自己的答案,答案的内容还是五花八门,但意思出奇的一致,为了完成它,需要多久,我就付出多久呀。
(作者单位:省第三测绘院)